汽車缺芯情況或將持續(xù)全年

時間:2022-06-21

來源:芯世相

導語:我們看好智能化浪潮&碳中和政策下,汽車行業(yè)將迎來價值向成長的重估機會,汽車芯片將在智能化賦能下重估,有望成為半導體行業(yè)的新推動力。

  我們看好智能化浪潮&碳中和政策下,汽車行業(yè)將迎來價值向成長的重估機會,汽車芯片將在智能化賦能下重估,有望成為半導體行業(yè)的新推動力。

  智能化驅動下汽車行業(yè)有望實現(xiàn)產業(yè)變革升級,加速步入萬物互聯(lián)+萬物智聯(lián)的新時代。目前消費電子已經先一步步入智能化時代,而汽車行業(yè)目前落后于消費電子(功能機到智能機)行業(yè)仍處在信息時代,未來面臨著從信息時代到智能時代新的產業(yè)升級,整體過程可以類比功能機到智能機。

  電動化加智能化加速,汽車芯片量價齊升

  根據海思在 2021 中國汽車半導體產業(yè)大會發(fā)布的數據,汽車智能化+電動化時代開啟,帶動汽車芯片量價齊升,預計汽車半導體占比汽車總成本在 2030 年會達到50%。電動化+智能化趨勢下,帶動主控芯片、存儲芯片、功率芯片、通信與接口芯片、傳感器等芯片快速發(fā)展,芯片單位價值不斷提升,整車芯片總價值量不斷攀升。

  根據 ST 在 2021 中國汽車半導體產業(yè)大會發(fā)布的數據:

  與傳統(tǒng)汽車相比,預測新能源汽車用到的各類芯片數量都會有顯著的提升。以下為新能源汽車相較于傳統(tǒng)汽車的半導體增量測算:

  1)電源管理芯片:預計新能源汽車需要用到的電源管理芯片相較于傳統(tǒng)汽車需要的芯片要增長將近 20%的芯片達到 50 顆;

  2)Gate driver:預計新能源汽車用到的 Gate driver 相較于傳統(tǒng)汽車是全新的需求,每輛車需要 30 顆芯片;

  3)CIS、ISP:預計新能源汽車用到的 CIS、ISP 增加 50%的需求每輛車用到 20 顆;

  4)Display:預計每輛新能源車需要 8 片;

  5)MCU:新能源汽車用到 MCU 需要增加 30%的需求量每輛車至少需要 35 片;

  6)IGBT、SiC:同樣也是新能源車對于半導體的全新的需求

  汽車缺芯持續(xù),缺貨漲價潮迭起

  從 2020 年 9 月以來,因缺芯導致停工、停產問題異常突出,保供壓力空前。2020年下半年以來,在疫情,需求等多重因素影響下,缺芯問題持續(xù)影響 ECU 正常供應和整車生產制造,部分領域芯片供應有惡化趨勢。

  汽車行業(yè)缺芯原因分析:

  1)汽車智能化與電動化趨勢,推動全球車規(guī)級芯片的需求增加

  2)全球芯片產能投資相對保守,供需不平衡的問題一直存在

  3)5G 與 IoT 快速發(fā)展,帶動消費電子對于芯片的旺盛需求,進一步擠壓汽車芯片產能

  4)全球疫情與各類突發(fā)事件疊加,使得部分芯片廠商減產或間斷性停產,正常供給關系出現(xiàn)中斷

  5)貿易戰(zhàn)與“卡脖子”使得正常國際貿易關系撕扯,市場情緒升溫,出現(xiàn)非正常囤貨與炒貨

  目前缺芯的主要種類包括: 主控芯片 MCU+功率類的電源芯片、驅動芯片,根據廣汽研究院測算三者占中高風險缺芯的 74%,其次是信號鏈芯片 CAN/LIN 等通信芯片。

  汽車缺芯未來影響:從產業(yè)進展來看

  1)功率半導體:有望優(yōu)先實現(xiàn)國產替代,MOS、IGBT 今年恐難緩解,6、8 寸尤為緊缺。

  2)MCU:供應鏈有望重新平衡,升級替代主題下單車增量不明顯。

  3)傳感器芯片:高性能產品集中度較高,未來存在缺貨風險。

  4)SOC 芯片高性能產品集中度較高,未來存在缺貨風險。

  5)存儲類芯片:占汽車半導體市場比重有望持續(xù)提升,缺貨引發(fā)產品價格上浮。

  1)功率半導體:有望優(yōu)先實現(xiàn)國產替代,MOS、IGBT 今年恐難緩解,6、8英寸尤為緊缺。

  MOS 緊缺年內恐難緩解,6、8英寸尤為緊張。MOS份額占上百億規(guī)模的功率半導體市場四成左右,下游應用廣泛,存量空間大,不同細分市場的景氣度存在差異。新能源的半導體器件價值量約750-850 美金,其中40%-45%屬于功率半導體,后者半數左右是功率MOS、IGBT 等,價值量約300-350美金。目前汽車不管高低壓現(xiàn)在都非常緊缺,特別是新能源三電多用到的6英寸、8英寸高壓器件產能極為緊缺,IGBT、超級MOS管等還沒有轉為12英寸,今年或不能緩解。士蘭微此前曾表示,高端 Mos管供不應求,無法滿足大客戶需求。Mos降價主要集中在平面Mos 和低壓Mos,超結Mos價格依舊堅挺。

  IGBT方面,車規(guī)級IGBT 的需求量進入高增階段,單車價值量持續(xù)提升。IGBT及IGBT 模塊在新能源汽車成本結構中,占驅動系統(tǒng)的比重已達50%,占全車成本的比重也高達8-10%,是新能源汽車中,成本最高的單一元器件,單車價值量在持續(xù)提升,價值量占新增器件比重超過80%。根據 Omdia 2020 年報告顯示,2019 年中國車用IGBT市場規(guī)模為2.8億美元。而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超預期增長,車規(guī)級 IGBT的需求量持續(xù)攀升。據集微網消息,由于優(yōu)質產能跟不上市場需求,預計今年下半年,車規(guī)級IGBT將持續(xù)緊缺,可能成為制約汽車生產的主要瓶頸,并延續(xù)至2023年。

  2)MCU:結構性緩解持續(xù),尤其是車規(guī)級 MCU 方面

  32 位 MCU、HPC 控制體系將部分抵消電動化帶來的 MCU 增量需求。一方面,未來傳統(tǒng)8 位 MCU、16 位 MCU 將通過遷移到 32 位 MCU 而從汽車中移除,集成度更高、功能更強大的 32 位 MCU 將成為主流。另一方面,未來大部分駕駛功能將由汽車 HPC 控制。現(xiàn)在,一輛車上有 70 到 100 個 ECU,每個 ECU(包括其中的 MCU)控制一個特定的駕駛功能,而這種分布式計算體系結構將被更集中的 HPC 體系結構所取代。

  3)傳感器芯片:未來伴隨著搭載數量增加,短缺問題會長期存在。

  自動駕駛相關的攝像頭和雷達存儲芯片是汽車芯片的重要增長點。以 NVIDIAHyperion 8為例,其需配備 12 個最先進的環(huán)繞攝像頭、12 個超聲波模塊、9 個雷達、3個內部傳感攝像頭和 1 個前置激光雷達。

  4)SoC 芯片:高性能產品集中度較高,未來存在缺貨風險。

  5)存儲類芯片:占汽車半導體市場比重有望持續(xù)提升,缺貨引發(fā)產品價格上浮


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
凡本網注明[來源:中國傳動網]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和視頻文件,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(m.y3602.cn)獨家所有。如需轉載請與0755-82949061聯(lián)系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“中國傳動網”,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
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,均來自互聯(lián)網或業(yè)內投稿人士,版權屬于原版權人。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,禁止擅自篡改,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。

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

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

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

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

最新新聞
查看更多資訊

熱搜詞
  • 運動控制
  • 伺服系統(tǒng)
  • 機器視覺
  • 機械傳動
  • 編碼器
  • 直驅系統(tǒng)
  • 工業(yè)電源
  • 電力電子
  • 工業(yè)互聯(lián)
  • 高壓變頻器
  • 中低壓變頻器
  • 傳感器
  • 人機界面
  • PLC
  • 電氣聯(lián)接
  • 工業(yè)機器人
  • 低壓電器
  • 機柜
回頂部
點贊 0
取消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