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研發(fā)出半導體“芯?!奔苫P鍵技術,可改善成品率

時間:2022-11-09

來源:全球半導體觀察

導語:報道指出,過去,芯粒之間的連接大多使用被稱為“中介層(Interposer)”的中間基板。中介層的主流是硅基板,但這種基板在電氣特性、定位精度、成本等方面存在問題。

       據(jù)日經中文網報道,日本東京工業(yè)大學及AOI Electronics等研究團隊開發(fā)出了連接功能不同的多個半導體芯片、使其像一個芯片一樣工作的關鍵技術。該技術可以提高芯片的集成密度和電氣特性,改善成品率。

  報道指出,過去,芯粒之間的連接大多使用被稱為“中介層(Interposer)”的中間基板。中介層的主流是硅基板,但這種基板在電氣特性、定位精度、成本等方面存在問題。

  而此次的技術優(yōu)勢在于能以最小限度的元素實現(xiàn)芯粒之間或者芯粒與外部的連接??梢暂p松提高芯粒的集成密度,或者改善電氣特性,而且容易進行連接的定位。另一個優(yōu)點是能夠提高使芯粒與外部實現(xiàn)電氣連接的布線的高頻特性和散熱性能。

  當前,隨著芯片制程的演進,由于設計實現(xiàn)難度更高,流程更加復雜,芯片全流程設計成本大幅增加,“摩爾定律”日趨放緩。

  在此背景下,Chiplet(芯?;蛐⌒酒?被業(yè)界寄予厚望,或將從另一個維度來延續(xù)摩爾定律的“經濟效益”。有業(yè)內觀點認為,Chiplet可以大幅提高大型芯片的良率;有利于降低設計的復雜度和設計成本;有望降低芯片制造的成本。

  今年3月,AMD、Arm、ASE、英特爾、高通、三星和臺積電等半導體廠商以及Google Cloud、Meta、微軟等十余家科技行業(yè)巨頭共同成立了通用小芯片互聯(lián)(UCIe)產業(yè)聯(lián)盟,旨在推廣UCIe技術標準,構建完善生態(tài),使之成為異構封裝小芯片未來片上互聯(lián)標準,其成員是半導體、封裝、IP供應商、代工廠、Chiplet設計等各個領域的領導廠商。

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
凡本網注明[來源:中國傳動網]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和視頻文件,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(m.y3602.cn)獨家所有。如需轉載請與0755-82949061聯(lián)系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“中國傳動網”,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
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,均來自互聯(lián)網或業(yè)內投稿人士,版權屬于原版權人。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,禁止擅自篡改,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。

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

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

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

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

最新新聞
查看更多資訊

熱搜詞
  • 運動控制
  • 伺服系統(tǒng)
  • 機器視覺
  • 機械傳動
  • 編碼器
  • 直驅系統(tǒng)
  • 工業(yè)電源
  • 電力電子
  • 工業(yè)互聯(lián)
  • 高壓變頻器
  • 中低壓變頻器
  • 傳感器
  • 人機界面
  • PLC
  • 電氣聯(lián)接
  • 工業(yè)機器人
  • 低壓電器
  • 機柜
回頂部
點贊 0
取消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