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動網 > 新聞頻道 > 技術前沿 > 資訊詳情

V2G將成為儲能的未來?馬斯克居然反對

時間:2023-08-25

來源:新能薈

導語:到2040年,全球V2G系統(tǒng)的影響將幾乎與專用鋰電池儲能系統(tǒng)相當;到2050年,全球每年將實現220TWh的V2G儲能。

  8月23日上午,全國規(guī)模最大V2G試驗在無錫啟動。在30分鐘的時間里,50輛新能源車通過接入V2G充電樁,向電網反向充電。這個占地近.5萬平方米的無錫車網互動驗證中心(e-Park)是目前國內最大的“光、充、儲、放、檢、換”六位一體超級示范項目。

  8月20日,蔚來攜手正泰新能Astronergy、世界自然基金(WWF)等多方在祁連山國家公園共同打造的全球首個V2G光伏自循環(huán)補能體系落成,這也是蔚來V2G補能技術的首次應用。

  毫無疑問,V2G技術,說白了就是車到電網(Vehicle-to-Grid)技術,在最近又火了起來,今天小編就帶各位再簡單盤一盤這個技術。

  01.V2G——儲能的未來

  一般而言,電動汽車大部分時間都在車主家里或停車場里閑置,而V2G技術則是一項引人注目的創(chuàng)新,允許電動汽車不僅在用電低谷時充電,還能在用電高峰時向電網提供電力獲取收益,使得使電動汽車成為了分布式移動儲能單元,將清潔能源融入進了日常生活里。

  在OVO Energy的V2G試驗中,一位參與者發(fā)表了自己的看法:“我的汽車有90%的時間都處于閑置狀態(tài)。想象一下,其實你的座駕上擁有一個巨大的儲能裝置。你已經為購買汽車投入了相當多的資金,為什么不充分發(fā)揮它的潛力呢?”

  以一輛電池容量達到100kWh的電動汽車為例,假設車主將其中的50kWh電量賣給電網,以某地電價計算,高峰期1元/kWh,谷時為0.3元/kWh,這意味差價收益可達0.7元/KWh,每次充放電車主將能夠通過V2G賺取35元。

  對于電網而言,V2G技術不僅有助于緩解因電動汽車大規(guī)模普及而帶來的電力需求高峰,還能夠將電動車輛視為儲能裝置,用于調節(jié)電力負載,從而提高電網運行的效率和可靠性,減少對電網儲能設施的巨額投資。

  因此,這一技術的應用前景令人振奮,為電動汽車賦予了新的能源角色,同時也為電力系統(tǒng)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提供了強大支持。

  據悉,V2G技術的潛力巨大,預計將成為未來幾年內全球儲能能力的主要貢獻者之一。一家風險管理機構估計,到2040年,全球V2G系統(tǒng)的影響將幾乎與專用鋰電池儲能系統(tǒng)相當;到2050年,全球每年將實現220TWh的V2G儲能。

  汽車制造商們已經踏上了V2G技術的研發(fā)之路,為其廣泛應用提供支持。

wx_article__c0b3aebd0d6b243333ef3c19f9d7e2df.jpg

  然而,正如任何新技術一樣,V2G也面臨著一些爭議和挑戰(zhàn)。有人擔心頻繁的充放電會縮短電池壽命,也有一些則擔心零散的電涌向電網可能會對電網產生負面影響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雖然特斯拉公司早前宣布將在未來兩年內實現V2G技術的兼容性,但馬斯克認為很少有人會選擇使用這項技術,除非他們同時擁有特斯拉的Powerwall產品。因此,也有分析人士認為,馬斯克不看好V2G的言論可能只是一套說辭,其最終目的還是想提高特斯拉公司固定存儲產品(如MegaPack和Powerwall)的使用率。

  不管怎么說,至少就中國這個大市場來看,V2G確實只是起步階段。據國家電網一位工作人員透露,當前,全國范圍內大概只有1000個充電樁具有V2G的功能,而全國當前有398萬個充電樁,只占現有充電樁總量的0.025%。

  02.為何沒有普及?

  問題之一,建設成本難題過大。一個典型的換電站的成本高達300-500萬元,這還不包括電池的費用。電池的價格也不菲,每塊約為6萬元。如果一座換電站要配備26-60套電池,那么整站的成本將在450-860萬元之間,這還不考慮建設和增容費用。如果我們想要在一個城市建設規(guī)?;腣2G網絡,需要建設十幾甚至數十座換電站,這將需要巨額投資。

  另外就是,大眾的觀念沒有普及,他們潛意識里認為汽車就是一個交通工具,而不會把它當成一個分布式儲能系統(tǒng),也許家里即使有電動汽車,不出行的時候也只是放在停車場閑置了,根本不會想到其他的事情。

  但無論如何,國家鼓勵V2G技術發(fā)展的。5月17日,國家發(fā)改委、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(fā)《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(xiāng)和鄉(xiāng)村振興的實施意見》,鼓勵開展電動汽車與電網雙向互動(V2G)等關鍵技術研究。

  綜合而言,V2G技術代表了未來能源互聯網的一部分,為清潔、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可持續(xù)能源未來提供了新的方向。雖然它還面臨一些挑戰(zhàn),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積極支持,我們有理由期待V2G技術將在未來成為電動汽車和電網之間互聯互通的關鍵橋梁,為我們帶來更加可持續(xù)的未來。來源:NE-SALON新能薈G

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
凡本網注明[來源:中國傳動網]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和視頻文件,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(m.y3602.cn)獨家所有。如需轉載請與0755-82949061聯系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“中國傳動網”,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
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,均來自互聯網或業(yè)內投稿人士,版權屬于原版權人。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,禁止擅自篡改,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。

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

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

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

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

最新新聞
查看更多資訊

熱搜詞
  • 運動控制
  • 伺服系統(tǒng)
  • 機器視覺
  • 機械傳動
  • 編碼器
  • 直驅系統(tǒng)
  • 工業(yè)電源
  • 電力電子
  • 工業(yè)互聯
  • 高壓變頻器
  • 中低壓變頻器
  • 傳感器
  • 人機界面
  • PLC
  • 電氣聯接
  • 工業(yè)機器人
  • 低壓電器
  • 機柜
回頂部
點贊 0
取消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