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現在伺服電機都供給口罩機廠家了,機器人企業(yè)的伺服電機都缺貨了!”近日,有業(yè)內人士向高工機器人反映,并表示,伺服電機的缺貨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機器人本體的生產。
從去年開始被認為“危機四起”的國內伺服電機市場,得益于口罩機的爆發(fā),一部分企業(yè)或許可以轉危為安,但高工機器人調研發(fā)現,多數人認為,下半年的情況才是決定企業(yè)生死的關鍵,而對于部分電機企業(yè)來說,不確定性依然是影響企業(yè)對市場報以何種情緒的原因。
供應緊張
“疫情確實對伺服電機的供應產生了一些影響,交期比原來要長,不過還沒到缺貨的程度。”清能德創(chuàng)副總經理湯小平對高工機器人說:“目前我們的產品交期是2-3周?!?/p>
禾川科技總經理王項彬也表示,目前禾川的伺服電機產品交期也需要7-10天,一季度確實有一半的銷量都是來自口罩機廠商。
一方面,是因為突如其來的“口罩機熱”帶來了伺服電機的爆發(fā)需求,湯小平指出,配套廠商前期產能的確是做口罩機去了,到了5月份這種供應緊張的局面就會緩解。
另一方面,受制于企業(yè)復工復產延后,伺服電機產能也受到一定的影響,據展帆電機東莞辦事處銷售徐霞勝表示,由于展帆電機常州工廠開工較晚,產能受到一定的影響,因此一季度的業(yè)績預計將與去年持平,其在去年年底接到的訂單已經排到今年的7月份。
“新來的一些客戶,直接拿著現金說要買我們產品的,我們都跟人家說,還得往后再排一排,我們要先把現有的客戶服務好?!毙煜紕僬f。
“現在還有一個問題,就是多摩川的編碼器缺貨,好在我們有六/七成以上都是用的尼康編碼器,所以對我們的影響稍微要小一點,不過尼康一開始有貨,后來也缺貨。”徐霞勝說。
“機器人用伺服電機缺貨是必然的,為什么呢?價格低,這個時候誰去做價格低的呢?肯定做價格高的,不過我們機器人這一塊所占的比例非常小。”他進一步指出了目前導致機器人用伺服電機缺貨的原因。
對于目前供應緊張是否會導致伺服電機漲價的問題,徐霞勝稱,目前他們的產品價格還是跟去年一樣,因為要做長期客戶,不會輕易漲價;湯小平表示,目前我們價格沒有變化,但如果我們配套的零部件企業(yè)價格上漲到我們無法承受的地步,不排除漲價的可能。
關鍵還是要看下半年
“我們的銷量在第一季度比較差,進入第二季度又回暖了,我持謹慎樂觀態(tài)度?!睖∑秸f。
但徐霞勝并沒有這么樂觀?!敖衲瓴惶珮酚^,雖然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到7月份了,但是7月份以后就很難說了?!痹S霞勝提出自己的擔憂:下半年市場是否會回暖還不一定,畢竟還要看終端的需求;即便回暖,從大環(huán)境來看,短期內出現爆發(fā)式的增長有點難,它可能是一個慢慢回升的情況。
王項彬也表示,下半年市場行情估計不會很好,他預估下半年的銷量可能會跟去年持平。
面對不確定性的下半年,徐霞勝表示,現在影響展帆電機的不是訂單問題,而是產能問題,不過,展帆目前也在有序推進擴產事項,增加更多的設備,也有意擴招員工,但是產能提升不是一步到位的事情,還是要根據市場的變化進行規(guī)劃?!拔覀兌际歉袌鰜碓黾赢a能,要不然,我好不容易把工人教會了,一旦市場需求沒有那么多,到時候是留著他們還是開了,這也是一個問題?!?/p>
湯小平透露,清能德創(chuàng)仍將堅定自己的方向,深耕機器人行業(yè),把伺服產品質量和客戶體驗做好,同時也推出協(xié)作機器人的伺服產品。
下一步怎么走?
眾所周知,目前我國伺服電機中高端市場主要被國外企業(yè)壟斷,國產伺服電機產品主要還是在中低端領域應用,而專注于為機器人提供專業(yè)伺服電機的企業(yè)更是屈指可數。
值得肯定的是,這些年,在國產伺服電機企業(yè)的努力下,國內伺服產品已經實現大規(guī)模量產,以性價比的優(yōu)勢滿足中小型和經濟型用戶的需求,而從各企業(yè)布局來看,伺服電機模塊化、智能化、一體化和集成化、網絡化的趨勢愈發(fā)明顯。
為了應對OEM行業(yè)多軸化發(fā)展趨勢,禾川科技推出了X3E一體機,采用超高功率密度設計,體積更輕薄,此外,模塊化設計讓其可以實現積木式組裝,機柜布線簡單,可以大量節(jié)省工時。
2019年,在3C領域,針對5G市場帶來的加工工藝轉變,華中數控抓住玻璃機行業(yè)應用需求,不斷提升產品性能,完善系統(tǒng)與伺服、電機的優(yōu)化配置,實現經濟型、高檔型多種玻璃機配置,推進玻璃機在藍思智能等用戶現場批量配套應用。
而埃斯頓也在2019年重磅發(fā)布了新一代伺服驅動系統(tǒng)ProNetSumma。ProNetSumma作為埃斯頓第三代伺服系統(tǒng)產品,在產品的功率密度、控制精度、動態(tài)響應、智能化等性能參數上實現了進一步地提升。
在伺服電機智能化趨勢下,前端時間,由佛山登奇機電、佛山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、佛山華數機器人等共同承擔的2016年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項目“機器人等高端裝備用伺服電機數字化車間”經過2年多的努力已建成投入使用,并通過專家組驗收。項目由一個平臺、四個單元、十條線、七個信息化系統(tǒng)組成,形成年產40萬標準臺以上伺服電機的生產能力,大幅提升伺服電機智能制造能力。
項目通過基于大數據的云平臺、ERP、MES、WMS、PLM、三維建模、可視化仿真、CNC等國產工業(yè)軟件集成,利用數控機床、機器人、智能傳感、檢測、控制及物流裝置,解決伺服電機定制化、規(guī)?;圃煨枰罅咳斯⑴c的問題。
針對機器人、數控機床等高端裝備行業(yè)應用需求,完成產品功率范圍在0.1~15kW之間,額定/峰值轉速1500/3000rpm、2000/3000rpm、3000/4000rpm和3000/6000rpm四個系列,九個機座號、100多個規(guī)格伺服電機的研制,為客戶提供了300多種電機選型方案。
集成化趨勢下并購整合加劇
隨著機器人智能化升級,核心零部件往“集成化”發(fā)展的趨勢不可阻擋,傳統(tǒng)的機器人關節(jié),在結構的緊湊性、響應精度和速度上都還不足,最理想的解決方案就是模塊化的關節(jié)模組,通過將電機、驅動器和減速器甚至是傳感器集成到一起,進一步提升了響應速度和精度,結構也更加緊湊。
核心零部件的“集成化”趨勢首先在“驅控一體”的應用中得以驗證,據悉,從2019年的銷量來看,華成工控的驅控一體產品已經差不多占到一半的比例,驅控一體技術已經趨于成熟。
湯小平在上述提到的協(xié)作機器人用伺服電機產品即協(xié)作機器人關節(jié)模組,事實上,協(xié)作機器人的發(fā)展也引發(fā)了企業(yè)對于關節(jié)模組的布局。
過去一年,據高工機器人的了解,有多家控制器企業(yè)都有意整合伺服電機團隊,一方面是基于驅控一體的趨勢提升驅控一體產品的性能,另一方面,也是為今后搶占關節(jié)模組市場做好準備。
在核心零部件集成化趨勢下,控制器、伺服電機和減速器企業(yè)整合趨勢加強,其中既表現為企業(yè)并購的整合,也表現為企業(yè)之間合作研發(fā)的加強。
比如在2020年1月6日,昊志機電完成并購Infranor集團,Infranor集團作為電機、驅動領域的知名企業(yè),是昊志進一步延伸產品線,布局集成化功能部件的重要舉措,未來,綜合主軸、轉臺、諧波減速器、直線電機、驅動、電機、傳感器等產品優(yōu)勢,昊志將向裝備制造商提供一攬子功能部件產品和個性化解決方案。
2020年3月25日,美的集團也發(fā)布公告稱,擬通過下屬子公司美的暖通出資7.43億元,向合康新能控股股東上豐集團及股東劉錦成收購其持有2.09億公司股份,約占總股本18.73%,取得合康新能控股權。
美的集團在公告中稱,合康新能的工業(yè)變頻器領域處于行業(yè)領先地位,其高壓、低壓變頻器和伺服系統(tǒng)將完善美的在工業(yè)自動化與軟件驅動領域的產業(yè)布局。業(yè)內人士指出,美的已經擁有庫卡、高創(chuàng)、安得、瑞仕格和美云智數,合康新能的伺服電機能夠和高創(chuàng)形成互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