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韓巨頭把持存儲芯片市場,國內廠商如何突破掣肘?

時間:2017-06-27

來源:網絡轉載

導語:中國閃存市場ChinaFlashMarket于今年年初發(fā)布了一份《2016年度閃存產業(yè)報告和2017年市場分析》,指出2016年整個閃存產業(yè)就被漲價、缺貨、3DNAND等籠罩,芯片價格上漲超過了80%。

近日,有媒體對深圳華強北進行了調查,調查顯示,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從固態(tài)硬盤到內存條,只要是和存儲相關的元器件都在漲價,有的漲幅超過了50%。這樣的漲價現象,也許有經銷商在中間運作,也有制造商在產能限制條件下的“默契”,但根本原因在于供需失衡。

中國閃存市場ChinaFlashMarket于今年年初發(fā)布了一份《2016年度閃存產業(yè)報告和2017年市場分析》,指出2016年整個閃存產業(yè)就被漲價、缺貨、3DNAND等籠罩,芯片價格上漲超過了80%。今年5月1日,半導體權威研究機構ICInsights發(fā)布的報告顯示,2017年Q1與2016年Q1相比,DRAM的平均價格同比上漲了45%,NAND閃存的價格也同比增長了40%。IHS近日的統計報告也指出,DRAM和NAND在未來五年都會有3-6倍的需求增長。因此在這樣的供需矛盾影響下,存儲類元器件50%的漲幅實屬正常,并且未來還會繼續(xù)看漲。

集邦咨詢半導體研究中心DRAMeXchange在五月份發(fā)布的報告中給出了詳細的數據,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DRAM廠商的自有品牌內存營收排名,三星、SK海力士兩家韓國廠商分別以44.8%、28.7%的份額占據前兩位,第三名美光占據了21%的份額。前三名已經把持了94.5%的DRAM市場。而在NAND市場上,2016年Q4三星以37.1%的份額位居第一,東芝、西部數據、美光、SK海力士分別以18.3%、17.7%、10.6%、9.6%的占有率列入前五。

2016年西部數據斥資158億美元收購SanDisk,成為東芝閃存業(yè)務的合作伙伴,近日東芝要出售存儲芯片業(yè)務,西部數據忙著對其出售計劃進行阻擊,SK海力士加入METI牽頭財團,也對東芝芯片業(yè)務發(fā)起收購,如果收購成功,那么NAND市場的格局還會發(fā)生較大變化。

日韓巨頭牢牢把持著市場,國內手機、PC、智能電視等廠商嚴重依賴國外供貨,今年的設備需求仍然強勁,然而產能卻跟不上,導致手機、平板、PC等產品價格一路上漲。

從去年開始3DNAND開始漸漸替代2DNAND,SSD也迅速普及,三星、SK海力士、美光、東芝都是將原有生產線用來投產3DNAND,使得2DNAND產量減少,然而3DNAND的產量還沒有釋放出來,造成了青黃不接的現狀。三星已經向位于西安的芯片工廠投資了70億美元來生產3DNAND,日前還表示,今年在提高芯片產能方面還將有更多的資本支出。去年年底SK海力士宣布在中國無錫工廠投資9500億韓元以提高DRAM產能,美光日前也宣布了新的擴張計劃,要在未來兩三年內投資20億美元升級廣島DRAM工廠,并研發(fā)13mm的DRAM芯片。

產能擴大的同時,需求也在暴漲。就拿國內手機市場來說,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近日發(fā)布的一份截至5月份的國內手機市場調研報告顯示,2017年第一季度,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增長9.3%,出貨量為1億1410萬。另外,下半年蘋果三星都在備貨,NAND將繼續(xù)面臨缺貨潮。除了智能手機之外,物聯網、人工智能、智能家居等等都需要大批量全新的存儲產品,PC、平板、服務器等等原本的產品也需要迭代。

到什么時候才是一個臨界點,我們才能夠看到價格回落?如上所述,各家都在投入資金,力求在今年第二季度釋放一部分產能,也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嚴重的供需失衡,但是由于目前還沒有徹底完成2DNAND到3DNAND的轉化,因此價格上揚還要持續(xù)相當長的一段時間。

在嚴重受制于日韓廠商坐地起價的情況下,國內廠商有沒有機會?談到國內的存儲器半導體,能夠指望彎道超車的也就是紫光集團。今年2月,紫光南京半導體產業(yè)基地和IC國際城項目開工,紫光南京半導體產業(yè)基地項目由紫光集團投資300億建設,占地1500畝,主要產品為3DNAND和DRAM,其中一期投資約100億美元,月產量10萬片。

過去幾年間,紫光一直不斷買買買,想要通過一系列的并購行動來盡快縮短技術上的差距,但是并購的路走得并不順利,比如收購美光被美國政府阻止,入股西部數據失敗。海外并購不成,去年8月收購武漢新芯,創(chuàng)立長江儲存,并在成都、南京陸續(xù)簽約落地總投資額近1000億美元的工廠。據了解,收購武漢新芯是因為該企業(yè)已經在3DNAND上表現出了一定的技術實力,武漢新芯的執(zhí)行副總裁曾在采訪中表示,2015年武漢新芯已經在3DNAND開發(fā)上取得了進展,并且表示會在2018年存儲器基地項目量產時推出有競爭力的產品。紫光的收購是一次資源整合行動。

成立長江存儲后,總投資金額達到了240億美元,一期工程瞄準32層NAND,相關產品預計將于今年年底推出,然后進入64層產品研發(fā)階段,目前的進展我們還無從得知,但是有國家的支持,存儲器半導體在這個產業(yè)基地中孵化出來應該不需要太久的時間,未來還要進一步啟動DRAM和晶圓代工建設,預計2020年產能目標為30萬片/月,其中3DNAND20萬片/月、DRAM10萬片/月。目前NAND領域,三星的產能達到了40萬片/月,SK海力士21萬片/月,美光27萬片/月,并且這些廠商未來幾年還將繼續(xù)釋放產能。雖然我們目前無從了解明確的技術和項目進展,但是有國家扶持,通俗一點說就是“不缺錢”,給一段時間趕超也是有機會的。

在國外大廠都相繼瞄準3DNAND的同時,中低容的NOR芯片一樣在告急。全球最大的兩家NOR供應商美光和賽普拉斯一個為了NAND,一個為了高容量車用和工規(guī)領域,相繼退出NOR,對市場造成了巨大的影響,導致供應鏈大缺貨,NOR價格也開始上漲,反倒給NOR芯片制造廠商帶來了機遇。

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電子頻道

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
凡本網注明[來源:中國傳動網]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和視頻文件,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(m.y3602.cn)獨家所有。如需轉載請與0755-82949061聯系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“中國傳動網”,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
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,均來自互聯網或業(yè)內投稿人士,版權屬于原版權人。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,禁止擅自篡改,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。

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

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

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

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

最新新聞
查看更多資訊

熱搜詞
  • 運動控制
  • 伺服系統
  • 機器視覺
  • 機械傳動
  • 編碼器
  • 直驅系統
  • 工業(yè)電源
  • 電力電子
  • 工業(yè)互聯
  • 高壓變頻器
  • 中低壓變頻器
  • 傳感器
  • 人機界面
  • PLC
  • 電氣聯接
  • 工業(yè)機器人
  • 低壓電器
  • 機柜
回頂部
點贊 0
取消 0